電子百科
·排線體積小、重量輕,排線板最初的設計是用于替代體積較大的線束導線。在目前的接插(cutting-edge)電子器件裝配板上,排線通常是滿足小型化和移動要求的唯一解決方法。排線(有時稱作撓性印制線路)是在聚合物的基材上蝕刻出銅電路或印制聚合物厚膜電路。對于既薄又輕、其結構緊湊復雜的器件而言,其設計解決方案包括從單面導電線路到復雜的多層三維組裝。排線的總重量和體積比傳統(tǒng)的圓導線線束方法要減少70[%]。排線還可以通過使用增強材料或襯板的方法增加其強度,以取得附加的機械穩(wěn)定性。
·排線可移動、彎曲、扭轉而不會損壞導線,可以遵從不同形狀和特殊的封裝尺寸。其僅有的限制是體積空間問題。由于可以承受數(shù)百萬次的動態(tài)彎曲,排線可很好地適用于連續(xù)運動或定期運動的內連系統(tǒng)中,成為最終產(chǎn)品功能的一部分。剛性PCB上的焊點受熱機械應力的作用,在數(shù)百次的回圈后便會失效。EECX Electronic的產(chǎn)品經(jīng)理Andy說:"要求電信號/電源移動,而形狀系數(shù)/封裝尺寸較小的某些產(chǎn)品都獲益于排線。
·排線具有優(yōu)良的電性能、介電性能、耐熱性。EECX Electronic的總經(jīng)理Evan說: "較低的介電常數(shù)允許電信號快速傳輸;良好的熱性能使元件易于降溫;較高的玻璃轉化溫度或熔點使得元件在更高的溫度下良好運行。
·排線具有更高的裝配可靠性和質量。排線減少了內連所需的硬體,如傳統(tǒng)的電子封裝上常用的焊點、中繼線、底板線路及線纜,使排線可以提供更高的裝配可靠性和質量。因為復雜的多個系統(tǒng)所組成的傳統(tǒng)內連硬體在裝配時,易出現(xiàn)較高的元件錯位率。EECX Electronic的市場經(jīng)理Joan說:"排線的剛度低,體積小,也正是因為排線板元件的體積較小,所以使用的材料也就少。"隨著質量工程的出現(xiàn),一個厚度很薄的撓性系統(tǒng)被設計成僅以一種方式組裝,從而消除了許多通常與獨立布線工程有關的人為錯誤。
排線的應用正在急劇增加 。EECX.COM的首席執(zhí)行官Ping說:"幾乎當你拿起當今任何一件電器,你都會在其中發(fā)現(xiàn)排線。打開一臺手機,里面有幾處不同的排線,因為手機正在變得更小,功能也更多。減小體積的唯一方法是元件更小、線條更精細、節(jié)距更緊密,以及物件可彎曲。手機、電腦、視頻攝像機--幾乎所有我們今天使用的東西里面都有排線"。
1、排線上沒有很多電阻和喇叭等其他東西(非常細小的),這樣的線換的話大概只需要50元,非常便宜,換的話必須把小零件全部取下,再重新焊接到新的排線上,這樣非常麻煩,需要很好的焊接技術。
2、排線自帶小零件的,不用說了,直接接上就可以了,大概需要150~200元!不過換排線還是比較麻煩的事情,要把機器全部分解!所以提醒以后翻蓋要少次數(shù)哦!因為排線屬于易耗品!
排線可以分為雙頭排線和單頭排線兩種。翻蓋手機必有排線,而翻蓋手機的不顯示故障中,幾乎都是排線壞所引起。修排線故障可以分成三種級別:三流水平換總成或現(xiàn)成的排線,二流水平可根據(jù)好的排線或現(xiàn)成的圖紙查出壞排線的斷線處,一流水平則是:沒有圖紙也沒有好的排線參照,同樣搞定一切排線故障。
雙頭排線的斷線規(guī)律:排線斷線都是有規(guī)律的,一般都是斷在內轉彎處,而且是肯定是斷在內轉彎最靠邊的那條線上。雙頭線故障的種類主要有明顯斷線,即在轉彎處可以看到明顯的斷裂,此類斷線大多引起無任何顯示。不明顯斷線,即無法看到斷線處,但實際內部已斷。時斷時不斷,即顯示有時正常,有時不正常。換了總成還是不顯示。要修復此種斷線,就要先找出斷線點通向左排線頭及右排線頭的哪個腳,然后再將此兩排線頭上相應的兩個腳飛線連接即可。只要將左排線頭的11#與右排線頭的22#用線連接即可。這樣,第一條邊線的斷線就解決啦。同理,如果第二或第三條邊線也有斷線,處理方法同上。
雙頭排線不明顯斷線的維修方法:根據(jù)斷線規(guī)律得知,斷線處一般都在內轉彎處的第一條邊線。查第一邊線通左排線頭哪一腳:首先就要找到轉彎處的第一條邊線,將萬用表調到蜂鳴檔,紅表筆接A點,黑表筆去“掃蕩”左排線頭的所有腳,A點肯定會通左排線頭上的某個腳。查第一邊線通右排線頭哪一腳:此時則要查出這一條已斷的線是通往右排線頭的哪一腳才可以飛線。前面說的是上邊線的查法,下邊線也有一處易斷線的地方,即第二易斷線處,其查法一樣,在此不再重復。有些排線有幾層,每一層均有上、下兩條邊線,此時則必須每層的兩條邊線都要查到。比如說,有一條雙層排線,則總共要查的有四條邊線。大多數(shù)手機的幾條邊線中,往往總是只斷其中某一條,也就是說,如果你查到一條邊線斷了,其余的邊線就沒有必要再查了。
雙頭排線時斷時不斷的維修方法:這種故障的特點是,翻蓋打開到某個角度時有顯示,全打開時則無顯示。說明排線時通時不通,用前面的方法查找時,往往會發(fā)現(xiàn)邊線都是通的,找不到斷線的點。查上第一邊線通左排線頭哪一腳:首先就要找到轉彎處的第一條邊線,然后在A點處用刀片小心刮開絕緣層。然后將萬用表調到蜂鳴檔,紅表筆接A點,黑表筆去“掃蕩”左排線頭的所有腳,A點肯定會通左排線頭上的某個腳。雙頭排線換過總成還是不顯示:此時有兩種可能:一是主板排線座與排線頭接觸不良,二是主板上有故障。而很多雜牌機的主板排線座很難買到。先將左排線頭插到主板排線座上。然后將數(shù)字萬用表調到200K檔測量右排線頭所有腳的對地阻值,假設1#-3#;對地阻值為無窮大,4#--22#有些腳有一定的對地阻值,有一些腳對地阻值為0歐(接地)。則說明6#-22#接觸良好,而1#-3#有可能是:左排線頭與主板排線座接觸不良,左排線頭與主板排線座接觸良好,但主板上元件有故障。
判斷接觸不良:將左排線頭與主板排線座分開,然后再用數(shù)字萬用表測量主板排線座上1#3-3#的對地阻值。如果1#-3#均有對地阻值,則說明左排線頭的1#-3#與主板排線座的1#-3#接觸不良,此時,只要將主板排線座上1#-3#用導線與左排線座的1#-3#對應飛線即可。對于1#-3#是否接觸不良,還有一招判斷方法:以1#為例,可以先從主板排線座的1#飛出一條線,再將左排線頭插到主板排線座上,將飛出的線焊到數(shù)字萬用表紅筆上,將萬用表調到蜂鳴檔,再將萬用表的黑筆去觸碰右排線頭的1#,若萬用表響了,則說明主板排線座與左排線頭接觸良好,若不響,則說明接觸不良。2#、3#;也可以用同樣方法判斷。